0%

舌尖百科

简介

在舌尖你能够发现更大的关于吃的世界,它可能来自世界各地,来自大家的分享及推荐,或许也只是系统的随机推荐,但它必定让你充满惊喜。

你可以使用搜索来找到对应食品,查看食品的百科介绍了解它,通过舌尖评分查看大家对它的评价。它是助力你筛选食品的有力助手。

同时舌尖百科是开放的百科,人人能够编辑它从而帮助它更加完善。

你也可以编写笔记,分享关于吃的美好生活。笔记能够关联百科,大家可以通过笔记的记录更加好地完善百科。

总结:舌尖百科最终会成为一个以百科、评分、笔记作为基础的关于吃的种草平台。

可行性

不同与美团点评的基于位置,在舌尖中,基于位置应该是放在其次的位置,舌尖更希望帮助大家发现更大的关于吃的世界。并且这样也能够避免直接竞争。

小红书的定位是女生种草平台,而知乎出品 CHAO 定位是男生种草平台。

重点:女生、男生。意味着他们平台内容消费的年龄层是不可能太高的。为什么?因为没有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能够接受满屏都是关于50岁的内容。你也许会说不是有千人千面吗?但是50岁的他们不仅会消费内容而且会生产内容,而这些内容很可能就会对其他内容造成污染,这样就会污染社区氛围,而小红书引以为傲并且持续深挖优化的就是社区价值。

现在说的越来越多的品牌化其实核心就是信任。还有最近爆红的社交电商,虽然有些平台以社交电商之名实行着传销拉人头之实。而真的社交电商本质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一条、网易严选等类似平台通过通过售卖自身选品来盈利,但是仔细想一想,社交电商是不是就是缩小版的这类平台呢?再想一想,KOL 之类的售卖产品未尝又不是呢?

可以看到,信任其实就是完成商业的核心要素。以物易物,互换价值,各取所需,但是如果双方没有某种信任基础,其实是不可能发生的。

而舌尖推出的人人可编辑、可回溯历史的百科、评分、笔记其实就是希望能够产生及加强信任,能够让好的东西被发现,也希望能够让分享者也能够获取一些应有的利益(类似小红书等,可以发布商品)。

或许这个也不算有新意(算是模仿),但我相信舌尖的价值。

具体实施

切入点

由于吃的范围还是太大,前期冷启动是不可能覆盖所有范围的,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小的分类来切入,而零食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,它高频但又比较容易规范化。目前市场竞品比较少。并且零食的购买并不是特别基于线下,在线上就能够获得比较好体验。

评分体系

参考豆瓣评分。百科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,它相对于用户的门槛较高。我们可以同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完善基础百科,例如爬虫、OCR(用户拍照自动识别)。而用户评分则是相对门槛较低的,并且接受程度也更高,例如淘宝购物评分、豆瓣评分、大众点评评分等等。

盈利模式

待定,或许可以通过商品的导流来实现盈利,类似小红书、豆瓣。